2020年, 發生了一起特殊的訴訟案。
2017年92歲的蘇老太因病去世,然而就在事情過去的3年后,老人的宅基地面臨拆遷,名下將會有一筆千萬的賠償款,最后經法院判決,蘇老太巨額遺產中的一半歸鄰居徐惠明所有。
通常來說,老人在去世后遺產一般都由直系親屬或根據遺囑來繼承,為什麼蘇老太的遺產會判給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鄰居呢?
況且這筆遺產數目不小,更讓人驚訝的是,法院的判決結果令當地村民和網友紛紛贊同,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苦難命運里的光亮
蘇老太 這一生的命運十分悲苦,她早年喪夫,無兒無女。
平靜的歲月里,她總是一個人坐在門口安詳地曬太陽,那種無以言說的孤單,任誰見了都難免有些心酸。
對于老人的遭遇,村里人也都十分同情,但真正改變蘇老太晚年生活的人,非徐惠明莫屬。
徐惠明和蘇老太是幾十年的鄰居,1990年,徐惠明家攢了一筆錢準備修建新房,這時他見隔壁蘇老太的房子也是年久失修,甚至部分還出現了垮塌,長期住下去肯定會發生危險。
老人家這輩子無夫無子,無依無靠,一向熱心的徐惠明實在于心不忍,經過一家人商量后,徐惠明在修建房屋時特意多修了一間,提出讓蘇老太搬到自己的新家一起住。
對于這個沒有血緣關系的鄰居,徐惠明一直把蘇老太視為親人一般,有什麼好吃的都會多留一份,也讓蘇老太的晚年生活感受到家的溫情。
就這樣,蘇老太在徐惠明家里一住就是18年。
偶爾,娘家親戚也會來看看她。蘇老太在娘家排行老二,她還有一個哥哥,兩個弟弟,但老大和老四都住在外地,只有老三住在身邊,所以平日里,老三會隔一兩月來看一次姐姐,自從老三去世后,這項任務便落在了蘇老太的侄子蘇偉巨身上。
考慮到蘇老太年事已高,再加上岱山到蘇老太的住處有七八個小時的車程,經常來看她也實在不方便。于是侄子蘇偉巨提議讓姑姑搬到岱山的養老院,但蘇老太說要帶上家里的幾只狗,還有一群流浪貓才肯去,這件事也就暫時擱置了。
到了2008年,徐惠明的家面臨拆遷,他們要搬到新房,可住慣了鄉村的蘇老太并不愿去新的環境,她希望待著村里,待在這個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
既然蘇老太舍不得離開,徐惠明就在村子附近給她租了一套房,每月房租1300元也都是徐惠明出錢。
老人一個人住,徐惠明還是放心不下,他只要一有空就會去看看老人,給她買米、買油、買煤氣……如同親兒子一般。
有一次發大水,蘇老太的住處也遭了殃,村民們都自顧不暇,無助的蘇老太只能害怕地待著角落里。
只有徐惠明,他著急地趕到蘇老太身邊,幫她收拾被浸濕的衣服被褥,諸如此類的事,徐惠明這些年一直都是不求回報地做著。
2012年,87歲的蘇老太已經完全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有人24小時專門陪護,這可把徐惠明難倒了。家里實在抽不出人手,無奈之下只有請求村委會幫忙找了一家養老院。
住養老院的費用,第一年是每月7500元,第二年是每月9000元。那時候,蘇老太每個月有一筆養老保險和高齡補貼,但總共加起來也不到5000元,剩下的部分都是由徐惠明補齊。
徐惠明也會經常去養老院看望蘇老太,有時候老人大小便失禁,或者鬧著不吃藥,徐惠明遇到了也都會幫忙換洗,耐心地哄著蘇老太。
后來,老人又因為腎功能異常住進了醫院,常常大小便失禁,徐惠明就和妻子幫著擦洗身子,白天黑夜輪流著照顧。看到徐惠明如今盡心盡力地對待老人,醫生還以為他是蘇老太的親兒子。
2017年6月29日,92歲的蘇老太去世,雖然老人沒有兒女,但徐惠明早已把她當成了親人,按照當地風俗為老人操辦了后事,還購買了墓地。
▶百萬遺產歸向何處?
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蘇老太去世三年后,名下突然多出了千萬的遺產。
在這之前,徐惠明并不知情,而且他當初選擇照顧蘇老太時也沒想過要什麼回報,直到有一天村書記找到他。
原來在2008年,蘇老太原來的老房子也要拆遷,但當時她在徐惠明的幫助下租了房,所以當時村里并沒有給老人批宅基地。
直到2017年1月,蘇老太申請的24坪宅基地才批了下來,但她沒過多久就去世了,2020年那片宅基地面臨拆遷,蘇老太的名下就有了上百萬的拆遷補償款。
當時村書記之所以找到徐惠明,是因為蘇老太在去養老院之前,徐惠明曾和蘇老太的侄子蘇偉巨簽署了一份贍養協議。
當初,蘇偉巨看到徐惠明一家將姑姑照顧得很好,他也不愿讓姑姑離開熟悉的地方,就和徐惠明約定:老人生前的贍養及后事處理都由徐惠明負責,費用由他承擔,去世后的遺產也全部歸徐惠明所有。
既然之前有了約定,按理說蘇老太的上百萬遺產都應該交給徐惠明,可是事情的發展并沒有按照想象的那樣。
雖然兩人白紙黑字寫得很清楚,但雙方并沒有簽字,這就意味著協議并不具備法律效力。
當然,徐惠明當初沒有簽字除了法律意識淡薄之外,他也沒想著要老人什麼遺產,當時蘇老太只有農民失地養老保險,徐惠明自然也不會貪圖這點。
徐惠明的好,村書記和村里人都看在眼里,作為鄰居能照顧一個老人這麼多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為此,大家都一致希望徐惠明能夠得到這筆遺產。
可眼下,徐惠明不是直接繼承人,也沒有相應的法律文書,根本無法直接繼承這筆遺產。
在村委會的建議下,徐惠明向有關部門咨詢以后決定提起訴訟,交由法律作出裁定。
為了準確掌握實際情況,法院工作人員開始走訪調查,在與當地村民、村干部、養老院、醫院以及老人侄子蘇偉巨的交談中,大家都都徐惠明的行為贊不絕口,確認徐惠明的情況屬實。
最終法院宣判:蘇老太的百萬遺產由徐惠明獲得50%,村里獲得35%,蘇偉巨獲得15%。
在逢年過節時會將這筆款項發放給當地的老人,以此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質量。
二十多年前,徐惠明出于內心的善良,向孤寡的蘇老太伸出了援手,他不圖回報地悉心照顧,溫暖了蘇老太,也感動了全村人。
善良之心,抵過萬金,獲得千遺產,這是他應得的!
好人有好報,在徐惠明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