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浪姐2》開播後,雖然沒有第一季火熱,但看點還是很足。
先是東北大妞那英的憨直性格,再是80後心中的女神張柏芝的溫柔。
所以這一季還是很有意思的,當然更有意思的是程莉莎的愛情和婚姻觀念。
老天第一,老公就第二,這樣的觀念一直是程莉莎的人生信念。
當有了孩子後,孩子也同樣排在老公後面。
程莉莎從小就衣食無憂,她家是公務員家庭,吃著公家飯,從小嬌生慣養長大。
母親很喜歡藝術,便送程莉莎去學了舞蹈和鋼琴,長大後她也順利地考入了上戲。
程麗莎最近熱度很高,不過不是作為一個女演員,而是作為郭曉冬的妻子。
在真人秀《妻子的浪漫旅行》中,程麗莎說是自己先主動追求的郭曉東。應采兒問:「你追了你老公多久?」她脫口而出:「從頭到尾。」
應采兒繼續追問:「是不是你愛他比他愛你多?」程麗莎一臉無奈卻又乾脆俐落地回答: 「對呀。」
在場女嘉賓全場靜默,鋼鐵直男郭曉冬一臉茫然的不解。
采兒又問,那你愛郭曉東,是比愛你兒子還多?
程麗莎斬釘截鐵地回答,對啊,他在我兒子前面。
程麗莎自爆,結婚十一年來第一次自己出門旅行,所有的精力花在孩子和老公身上,不管郭曉冬什麼時候回家,程麗莎都會在家等他。
為了要二胎,程麗莎打了一百多針,導致內分泌失調,情緒不穩定,險些抑鬱。
當別人為此噴郭曉冬直男癌的時候,程麗莎又站出來為老公說話。
而且郭曉東對程莉莎還提出了要求,裙子不能短過膝蓋,結婚以後要做全職媽媽。
這些程莉莎通通點頭了,結婚11年郭曉冬連家門鑰匙都沒見過。
無論他去哪裡只要回家,程莉莎就在家等著他。
第一年回家過春節的時候,程莉莎才知道郭曉東的家鄉,女人是不能上桌吃飯的。
可她婆婆批准她上桌,因此她便高興得不得了。
而且程莉莎曾在節目中說:男人在外賺錢很累,家中的活就應該她做。
就連喝一杯水,都是程莉莎倒好端過來的。
曾經應采兒問過程莉莎,是不是他們的感情程莉莎付出得多一點。
對於這個問題程莉莎並沒有否認,而是大方承認了,並且說:結果怎麼樣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高興。
而且當丈夫想要將她,那她就過去,怎麼去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高興。
因為獨特的愛情觀和婚姻觀,一向低調的程麗莎把自己推向了熱議焦點。網上鋪天蓋地一片聲討:沒自我的女人,多可悲!
我的觀點倒恰恰相反,我覺得她特別有自我,特別知道想要什麼。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也提到了,女性普遍比男性更有犧牲精神。這份愛到底幸福不幸福?可能如沐春風,也可能飽受煎熬,外人並不知道。
但對程麗莎來說,她很享受。
郭曉冬出身山東農村,一個不允許女人吃飯上桌的地方,所以他身上有擺脫不掉的大男子主義痕跡,比如粗線條,大咧咧,連家門鑰匙都不知道長啥樣。
但是作為一個鋼鐵直男,他也有獨特的表達愛的方式,比如把銀行卡直接交到媳婦手裡,給她買足足三克拉的鑽戒。
簡單,質樸,笨拙,但又無比真誠,這是典型的大男人式的愛。
不是所有女人都吃這一套,但是程麗莎喜歡,這就夠了。
所以她願意和郭曉冬一起回家過年,農村裡的陳規舊俗也沒有讓她覺得難堪,相反 ,她很享受陪伴的過程,她不認為這是一種高尚,這只是屬於他們之間的堅守和包容。
她願意為郭曉冬生二胎,哪怕是打再多的針。
事實上,我覺得程麗莎既酷又有勇氣,她做這些事,不是為了卑微地留住婚姻,而是因為愛,不計較付出。
在電話裡說「郭曉冬我想你」的時候,她的表情甜得就像情竇初開的少女,那種幸福狀態是裝不出來的。
況且,她也不是真的沒自我。前一陣我去人藝看話劇玩家,她還在裡面演了個挺重要的角色。
中國女演員斷層嚴重,一旦到了三四十歲的尷尬期,如果沒走到一線,基本可拍的戲都少,只能等到歲數足夠大了出來演別人的媽,就連潘虹、宋丹丹都曾經歷過這樣的階段,所以程麗莎事業低迷跟她做郭曉冬的老婆之間關係並不大。
但是這樣一份還算美好的愛情,到了女權主義者嘴裡,就變了味,成了戀愛腦,沒獨立人格,為男人失去自我的女奴。
我並不歌頌這樣的愛情,因為它不具備普世的借鑒意義,誰要是把程麗莎捧成賢妻良母的范本,鼓吹想要家庭幸福都得跟她學習,那才是真女奴。
程麗莎幸福不是因為她的付出,而是她付出的那個人恰恰也愛她。很多婚姻裡,同樣的付出換來的可能是對方的無視、輕賤,理所當然。
但我也絕不認同那些想當然的批判,動不動就給人扣一頂「不獨立沒自我」的帽子——你可以不接受這樣的模式,但是別人有權在自己的婚姻裡怎麼舒服怎麼來。
愛情沒有公不公平,只有願不願意。
別人懂不懂不重要,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