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在成都的一所民營學校里,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把早就準備好的辭職信拍在了自己老板的桌子上。
「老板,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我決定辭職。」這個叫做汪景的男子沒有一絲猶豫,徑直對老板說道。
老板嚇了一大跳,在此之前,他幾乎沒想過汪景會冷不丁地離開這里: 「小汪,你是不是對工作有不滿意的地方,咱們可以溝通呀,別動不動就辭職。」
疫情之下,大部分人都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格外珍惜,但汪景卻好像并不是大流中的一員,他沒說什麼,算是拒絕了老板再溝通的提議。
「小汪,你是不是找到下家了,他們給你什麼樣的待遇?」老板接著詢問。
「我沒有找下家,我打算從此退休,去過我想要的生活了。」汪景輕飄飄地扔下一句話,只剩老板在辦公室中凌亂。
要知道,汪景當時才三十歲,離退休還有好幾十年,他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退休之后他又靠什麼來生活呢?
閑適的退休生活
2022年11月22日上午九點鐘,汪景從位于云南的出租屋中醒來,雖然已經辭職半年,但長期的工作經歷還是導致他醒來的第一件事是看手機時間。
尚未完全清醒的大腦飛速運轉,汪景在腦海中思考這一天到底是工作日還是休息日。
等到混沌稍微散去一點,他才想起自己早就已經辭職了,無論是工作日還是休息日,他都不用擔心睡過頭。
不過,汪景并不打算睡個回籠覺,他一會兒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汪景不緊不慢地從床上爬起來,走到家里的洗漱台前面,開始刷牙洗臉, 對于汪景來說,這是最快恢復良好狀態的方法。
洗漱完后,他隨手從家里拿了一點面包來吃,然后很快地換上健身服,開始朝著小區的健身房進發。
云南西雙版納陽光明媚,四季都是溫暖如春的模樣,汪景當初之所以選擇這里,也是因為喜歡這樣舒適的氣候。
他居住的小區是當地普通的居民小區, 每個月房租不貴,在他的承受范圍之內,小區里綠化不錯,居民也很友善。
汪景還有一個室友,這個室友是他從網上找的,兩人平時各自在各自的區域生活,算得上是互不打擾的關系。
室友和他的年紀相差不大,在汪景已經退休躺平的時候,室友還在為生活奔波勞碌。
不過,室友也并沒有對汪景的生活流露出羨慕的眼光, 個人有個人的追求,汪景也不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室友。
走在路上的時候,汪景習慣放空,他沒有思考太多其他的事情,一門心思往健身房走。
由于疫情原因,小區的健身房時不時就會關閉,在此之前,他已經有十幾天沒去過健身房了,「器材都不認識我了。」汪景調侃道。
他熟練地進入健身房,調試好器材之后便開始鍛煉,對于他這樣整天宅在家里的「退休一族」來說,適當健身保持活力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汪景并不追求太具有肌肉感的身材,他健身也只是為了身體健康,所以他做的運動強度一向不大,時間也不算太長。
在健身房揮灑完汗水后,汪景又準備回到自己的出租屋,吃一頓簡單的午飯。
到目前為止,汪景還是單身,他一個人住在出租屋內,衣食住行都不算講究,一般來說他做的飯一頓就能吃一天。
當然,汪景很注意葷素搭配,比如這一天,他選擇的菜色是清炒秋葵和鹵鴨腿,做好之后他便美滋滋地吃了起來。
下午汪景的安排一般是打游戲或者看動漫,晚上他也會直播和剪輯視訊。
在很多渴望奮斗的人看來,汪景這樣的人生普通且平凡,甚至有點虛度光陰的意味, 畢竟汪景本人有碩士學歷,如果他繼續在職場上打拼,以后肯定會大有前途。
但就是這樣一個在旁人眼里十分優秀的潛力股,卻在最好的年紀里選擇急流勇退,辭去工作到西雙版納退休。
有人指責汪景的選擇太過不負責任,有人質疑他年紀輕輕就退休,將來肯定會啃老。
面對這些不友善的聲音,汪景并沒有生氣,對于他來說,生活始終是自己的,而且在退休之前,他就已經攢到了五百萬。
這筆錢放在銀行所產生的利息,足夠支撐他的日常開銷,他根本不需要為生計發愁。
當時汪景不過30歲,不是富二代的他是如何靠自己攢到這筆錢的呢?
攢錢狂魔
1992年,汪景出生在 一個普通家庭中,他的父母感情不和,他的降生并沒有給這個家庭帶來根本性的改變。
一開始,汪景的父母還會為了他裝作和睦的樣子,但時間一長,兩人的分歧便越來越嚴重,很快,他們就走到了分道揚鑣的地步。
汪景的父母失婚的時候,他年紀不大, 那時候他很難理解分離的概念,只是隱隱約約感覺到自己的生活發生了劇變。
好在,汪景是家里的獨生子,他的父母即使離了婚,也都對他很好,他的外婆和奶奶更是如此。
外婆和奶奶心疼他小小年紀就要承擔家庭的破碎,時不時就會來看他,并且給他塞很多零花錢。
汪景年紀小的時候沒有什麼特別花錢的愛好,他就把這些零花錢全部放進自己的小存錢罐里, 每當閑來無事的時候,他就會數著存錢罐里的錢幣數目。
對于汪景來說,這筆不多的積蓄給了年少的他一種莫名其妙的安全感,他喜歡攢錢的性格也從這一刻開始養成。
雖然汪景的家庭有些不幸福,但他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很好,從小到大,汪景的班級排名一直在前十以內。
高中畢業之后,他順利地考上了大學,在讀大學期間,他每個月都會收到來自父母雙方的生活費,所以他的經濟狀況比一般的同學都要寬裕。
不過汪景卻并沒有肆意揮霍這筆錢,他一直以來都堅持低消費, 省下來的生活費無一例外都被他放進了自己的小金庫里。
除了攢錢之外,汪景還嘗試著進行過一些小額的理財,那時候他初出茅廬,對于理財一知半解,投資的小錢多半都虧掉了。
大學四年下來,汪景攢了整整十三萬塊,這對于大部分月光的大學生來說,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汪景有點「倉鼠」性格,他自己形容就是,他攢錢就像倉鼠冬天屯糧一樣, 看著自己銀行卡的余額變多會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
相比于大多數提倡及時行樂的年輕人來說,汪景幾乎沒有用金錢來粉飾自己的時期。
他就像是跳過了青春叛逆期,一下子就進入了過日子的階段。
汪景從來不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他提倡理性消費,花的每一分錢都在刀刃上,讓他花錢買自己用不到的東西,比登天還難。
而且汪景也幾乎從來不把錢借給朋友, 俗話說借錢容易收錢難,他不愿意和朋友有過多的金錢糾葛。
這套原則從汪景大學時期開始就被嚴格踐行,一直到如今他退休了也未曾改變。
正是因為有著這套原則,汪景才能在30歲那年擁有五百萬存款,順利地進入退休生活。
不過,真正讓汪景下定決心退休的,并不是他荷包里豐厚的積蓄,而是他步入社會后看到的現實和感受到的壓力。
30歲退休躺平
在汪景的成長過程中,他幾乎沒有感受過什麼壓力,雖然他的父母失婚了,但父母都很愛他,給予他的也是相對寬松的教育環境。
汪景的父母從來沒有要求過他一定要怎樣規劃自己的人生,強迫他按照長輩定下的路線前進。
甚至在汪景決定30歲辭職退休的時候,他的父母也沒有提出任何的異議。
「我媽說冬天要來西雙版納看我。」汪景笑著說,這樣的家庭氛圍一定程度上給了汪景能夠自由選擇的權力。
實際上,在最初踏入社會的時候,汪景也有一顆要奮斗的心。
他出生在一個不大不小的家族中,身旁和他年紀差不多的表哥表姐們早就買了房結了婚,按照世俗要求的那樣,成了被規訓的一員。
在彼時的汪景眼里,這樣平淡且有序的生活就意味著成功,有車有房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就是自己人生的終極目標。
為了實現這樣的生活,在碩士畢業之后,汪景選擇進入成都的某個大廠中實習。
然而職場的殘酷在這一刻展現得淋漓盡致,大廠的快節奏工作以及同事之間的競爭、老板的PUA都讓他喘不過氣來。
忙過來忙過去,一看工資條,工資少得可憐,汪景有些退縮了。
他天生就不是會和別人去爭搶飯碗的人,大廠的工作環境實在是不適合他,汪景只好撇下對大城市的向往,回到老家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是一個舒適圈,汪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這麼覺得, 老家消費水平不高,工作氛圍也很好,甚至他的爸媽連房子都給他買好了。
在老家,汪景找到了一個在旁人看起來如同「鐵飯碗」一樣的工作,他按部就班地生活,未來的日子仿佛一樣就能看得到頭。
人天生就是矛盾的生物,忙的時候會羨慕閑著的人,閑下來的時候又會產生一種深深的無意義感。
2020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汪景沒法外出,只能待在家里,一閑下來,那種不愿意過一眼看得到頭人生的念頭就又冒了出來。
人始終是會改變的, 幾年前汪景的愿望可能是和自己的表哥表姐一樣,組建穩定的家庭,安安穩穩地過完這一生。
但隨著疫情的襲來,穩定似乎成了最不可能的一個詞語。
更何況,以往被汪景視為「偶像」的表哥表姐們,生活也是一地雞毛,好像大家都過得不太幸福。
在這種情況下,汪景突然不想在老家呆著了,他辭去了體制內的工作,只身一人回到了成都。
這次他沒有選擇大廠,而是去了一個民營學校當老師。
汪景原本以為,自己的這次改變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卻沒想到,生活往往比他想象中更加殘酷。
民營學校的競爭壓力比公立學校更大,加上管理制度不同,這就導致汪景入職之后,幾乎完全沒有私人時間。
除了日常的備課和上課之外,放學之后他還要處理各種突發狀況,家長不會因為這是下班時間就停止給他發消息,領導更是要求他隨叫隨到。
工作了一段時間后,汪景感受到了強烈的精神內耗, 他感覺自己的青春荒廢在了這樣一個地方,也就是在這時,他萌發了辭職的念頭。
汪景出來工作已經有好幾年了,因為「摳」,他攢下了大部分工資,當他梳理了一下自己的存款時,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小金庫已經有足足五 百萬了。
2022年6月,汪景選擇了 裸 辭,這一次他是真的決心要離開職場,徹底躺平了。
當他把這件事告訴自己的父母時,出乎意料地沒有得到反對,之后他便開始著手挑選自己的「養老」城市。
汪景不是沒有想過回老家,但他轉念一想,回老家躺平也太像「啃老」了, 他還是喜歡自己一個人自由自在地生活。
在做了很多功課的前提下,汪景把目光鎖定在了云南,一個遠離一線城市,氣候也足夠舒適的地方。
汪景沒有打算用自己的積蓄買房,短時間內他也沒有買房的計劃,對于他來說,買房是一筆不必要的支出。
人一生都在為一個窩而奮斗,但汪景卻覺得,租房住也很好。
2022年11月,汪景存下的錢每年產生的利息就有13萬元左右,這些錢足夠維持他的日常開銷了,為了控制自己的支出,汪景堅持記賬,絕對不亂花一分錢。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退休」生活會維持多久,也許是一輩子,也許過段時間他又會回歸職場。
無論如何,祝愿汪景能夠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