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象預測, 11月19日將迎來本年度的第二次血月,屆時人們將會看到一個「紅紅的月亮」。
與5月份罕見的 「超級月亮+紅月亮+月全食」不太相同,本次血月屬于 月偏食現象,觀看效果按理來說會差一些,但由于 最大食分高達0.978,幾乎與月全食無異,觀感上不會有太大區別。
本次血月覆蓋范圍非常廣泛,幾乎涵蓋了除極西部的亞洲、大洋洲、太平洋、北美洲、南美洲、北冰洋、歐洲西北部、非洲西部,只要天氣好,幾乎都能欣賞到此次天文奇觀;
過程長達3小時29分鐘,預計北京時間11月19日15:18迎來初虧 ,17:03達到食甚,18:47複圓,20:05分半影食終,恰巧是週五下午接近下班的時間點,時機非常好。
然而,有人見到紅色的月亮,心裡總會產生恐懼之感,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有人害怕見到「血月」?它預示著什麼?
「血月」是中華文明幾千年歷史進程中「不詳」的代名詞之一, 「血月當空,災難將至」,甚至有 「血月出三年必有災」的說法。
《京氏妖占》中有雲:
月若變色,將有災殃。青為饑而憂,赤為爭與兵,黃為德與喜,白為旱與喪,黑為水,人病且死。
在古代,月亮被古人賦予多重含義,並被當成 占卜的主要觀測對象之一,當月亮發生異動,特別是血月這種情況,即意味著 凶兆。
天下可能 短兵相接、 一片混亂,並伴隨著嚴重的 自然災害, 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
比如記載中,明朝時天空中出現了血月,不久後被李自成破城,明朝覆滅。
2014年時韓國前一天剛出現血月,隔天「世越號」就沉船了......
西方也將血月歸于異象:
《聖經》中提到,血月即是世界末日的徵兆;羅馬帝國滅亡時,天空中正巧掛著一輪血月;
1493年和1494年出現連環四血月,傳說中的「日不落帝國」政權被顛覆;1967年和1968年再次出現連環四血月,第三次中東大戰爆發,難民四處流竄,死傷無數......
這些關于血月之後的記載,似乎都是一種 毀滅性的災難,隨著時間的推移,民間傳聞越來越邪乎,越來越多人相信「血月現世,災難也將來臨」,因此害怕見到血月。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月亮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後,才逐漸明白這些認知都是不科學的。
血月只是一種正常的天文現象, 它的出現只是太陽系天體規律運轉的一個偶然性結果, 並不具備任何預測作用或者是造成某種必然結果。
「血月」到底是什麼?它是如何發生的?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血月是因為月食而出現,而且每個世紀發生84次月偏食的機率很大。
中科院首席研究員薑曉軍認為:
月食比日全食的機率還要高,幾乎一兩年就會有一次,或者一年內有幾次也是可能的,這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
月亮本身不發光,我們看到的月亮是亮的,是因為它反射了太陽光。
滿月或者是 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處于同一條水準線上,月亮有時候會進入地球的陰影中,被地球的影子遮住,發生月食現象可能是月全食、月偏食,也可能是半影月食。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看不見月亮了。
陽光是由不同波長的可見光組成的,由于光線散射,從太陽到月亮的散射光線需要經過地球大氣層,大氣分子會分散過濾掉波長較短的藍光、黃光綠光和紫光等,只剩下波長比較長的紅光能夠到達月亮。
所以,即便此時的月亮處在地球的陰影中,我們也能夠看得到它,由于其反射的到地球的是太陽的紅光,呈現出的便是紅色的模樣。
而月亮發射出紅光的飽滿程度,與 地球和月亮之間的角度和距離、 大氣層中的硫化物和塵埃的比例對光線的散射程度有很大關係。
一般來說, 月食都會伴隨著血月,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 「伴生現象」,而且,當發生月全食時,正好是月亮離地球最近的時候,這時候的月亮看上去就像懸在頭頂一般。
當一個巨大的紅色月亮壓在頭上,有人會覺得有壓迫感,令人心生恐懼,這也是非常正常的。
總而言之,血月的出現並不意味著災難,只是一種正常的天體運行規律,11月19日天氣好的情況下,做好欣賞奇觀準備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