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世界名畫,我們最耳熟能詳的其實也就那麼幾幅,而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一定會被優先想到。我們都知道《蒙娜麗莎》因為嘴角模糊和陰影的效果,讓我們第一眼看上去是在微笑,仔細看卻又沒有微笑,所以非常出名。那麼《最後的晚餐》這幅畫為什麼會如此出名呢?有些專家曾表示,放大10倍來看就明白了。
《最後的晚餐》其實是一幅取材于聖經的作品。作品中呈現的是耶穌與其12個門徒進餐的場景。不過,這並不是一頓簡單的飯,而是「最後的晚餐」。原來,耶穌已經得知自己被其中一個門徒出賣即將面臨死亡,而這次晚宴,不但是耶穌和自己的門徒們吃的最後一頓飯,也是他自己的最後的晚餐。宴會上,耶穌對在場的門徒們說,我要告訴你們的真相是,我被你們這些人當中的其中一個出賣了。聽到這句話後,人們的深情大變,有人震驚,有人激動,有人憤怒,有人擔心。而作者則通過畫作將故事中的這一場景生動地呈現了出來。
之後,門徒們開始詢問耶穌所說之人是誰,耶穌則回答稱,門徒中和他共用一個碟子的人就是那個叛徒。此後,耶穌拿起了一塊麵包,臉上卻沒有因為死亡而出現畏懼的深情,他拿著麵包說這就是我的肉體,接著又舉起酒杯,向門徒們敬酒,說著「喝吧,這是我的血,是人類的救贖。」
其實,這幅畫的亮點之一就是他的細節。作為告密者,畫面中耶穌的門徒猶大的一些細節十分耐人尋味。他的一隻手臂壓在了打翻的鹽瓶上,與此同時手中還緊緊抓著錢袋,象徵著他對金錢的執著和貪婪。事實上,故事中猶大也證實因為金錢才出賣了耶穌。此外,猶大的另一隻手則與耶穌伸向了同一個盤子,這也印證了耶穌的話,作者通過這個細節暗示了猶大才是那個叛徒。
其實,除了對猶大的細節刻畫外,對其他人物的表情刻畫也十分精彩,他們心中的疑惑震驚恐懼都被栩栩如生地展現了出來。
一幅好的畫作往往凝結著著作者的心血,是禁得起推敲和回味的,達芬奇的這幅作品正是如此,他在細節處體現著作者的用心和構思。這幅畫作也是其藝術成就的最高峰的標誌。難怪有人會說,放大十倍後就會明白為什麼它會這麼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