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文物是傳承文化和歷史的重要載體,我們很多對歷史的瞭解,都是通過文物進行推算的。在我們印象中,文物應該都是非常精緻、氣派、高大上的,但是,也有一些「不正經」的古董文物,總能顛覆你的認知,帶你領略古人幽默的一面。
1、北齊思惟菩薩
魏晉南北朝是我國歷史最混亂黑暗的一段時期,北齊就是這個時期的朝代,同時也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禽獸王朝,幾任皇帝都酗殺成性荒淫無度,只短短存在了27歲就滅亡,下面這個菩薩坐像竟然是這個朝代的產物,實在讓人想不到。
這尊菩薩翹著二郎腿手捧著臉,臉上還帶有笑意,一點也不像我們以前看到的莊嚴菩薩像,反而像和鄰居聊八卦的大媽。有人好奇菩薩怎麼可以蹺二郎腿,其實這並不是蹺二郎腿,而是「半跏坐」,這種坐法多是表現釋迦摩尼還沒成佛時在菩提樹下靜坐悟禪的場景。
2、北魏陶彩繪鎮墓獸
鎮墓獸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楚墓中,是根據《周禮》的神獸「方相氏」演化而來,《周禮》中記載了一種愛吃死人肝腦的怪物「魍象」,古人認為只有肉身保存完整亡魂才能夠投胎,為了不讓魍象損壞先人的肉身就把方相氏立在墓地旁邊抵擋魍象搞破壞,隨著時間的變遷,方相氏變成了鎮墓獸,外形有獸面、人面、鹿角,因為要震懾魍像樣子通常很兇神惡煞,但不知北魏的這個彩繪鎮墓獸為什麼這麼萌,八字眉還吐舌頭,是想萌死魍象嗎?
3、三星堆漢朝馬頭
這張圖片曾在網上爆火,是一個三星堆博物館工作人員發出來的,他看到這個馬頭自己都忍不住調侃:「今天路過文物修復室,看到一個身中劇毒的馬頭…」
漢朝常被匈奴騷擾,皇帝為了抵抗匈奴必須大力發展騎兵,中央和地方設有太僕、馬丞專門管馬,到漢武帝時,漢朝的戰馬已經有60萬匹,成了國家重要戰略資源。
馬在漢朝代表開疆拓土、勇往直前的精神,很多雕刻都是以馬的造型來刻,馬踏飛燕、銅奔馬都是,三星堆出土的這個馬頭看上去憨憨的,好像不太聰明的樣子~
4、唐豬首人身俑
這是唐朝的十二生肖俑,豬高77公分,身上穿著唐朝標誌性的衣服,1972年出土于吐魯番阿斯塔那216號墓,現收藏于新疆博物館。
十二生肖的起源跟動物崇拜有關,最早記載與現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古籍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豬是十二生肖最末的,這跟它的體型有關,玉帝開十二生肖排名大會,豬知道自己胖走得慢,比別的動物提前半天出發,可即使這樣它還是比別的動物慢,其他動物都到了南天門排好了它才趕到,動物們被豬堅持不懈的精神感動懇求玉帝將它算進十二生肖,玉帝心軟就答應了。
5、俑座陶燈
漢朝盛行「事死如事生」的喪葬觀念,他們認為人死後的生活跟陽間一樣,就讓人在陵墓裡也點上長明燈,這個俑座陶燈上面的碗是用來裝燈油點燈的,下麵的人俑是托舉燈碗的燈座,考古學家發現人俑的外形大眼高鼻、絡腮鬍鬚判斷他是胡人。
燈座的表情非常傳神,睜大的眼睛和併攏的雙腿看上去像怕燈油燙著自己,考古學家發現這個俑座陶燈時並沒有發現使用痕跡,因此判斷這個東西是專門做來當陪葬品的。
感覺這些文物就是放在現代,都會比一些動畫片裡的形象還搞笑,也難怪網友們都會質疑這東西的真實性。通過這些文物可以看出,古人們並不像我們想象得那麼呆板,他們也有幽默風趣的一面,一不小心就讓大家「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