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大海都不迷路,鯨魚為什麼會擱淺?擱淺後為什麼沒辦法救它?

鯨魚擱淺,聽起來很新奇罕見,但在整個歷史中,都有記錄。每年都有超過2000頭鯨魚被發現,擱淺在世界各地的海灘上。

若在海洋中死亡,鯨魚的身體會慢慢沉入海底,這樣的死亡方式,能造就另一種繁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一鯨落,萬物生」。

若是在海灘擱淺,則是另一種死法,在痛苦的折磨中慢慢死去。

2017年2月10日上午,在紐西蘭的一個海灘上發現了416頭領航鯨,其中70%已經死亡,2月11日,又有240頭鯨魚擱淺。

兩次擱淺的數量達到656頭,大約335頭的鯨魚死亡,20頭不得不執行安樂死,200頭漲潮時重新回到大海,其餘的在人類的幫助下回到大海。

2018年11月,140多頭鯨魚在紐西蘭的一個偏遠海灘擱淺,由于健康狀況比較差,不得不對它們進行安樂死。

由此可見,即使有人類的幫助,擱淺鯨魚死亡率仍然很高。而且要面臨巨大的痛苦,死亡反而是鯨魚最好的解脫。

大海這麼大,鯨魚為什麼不會迷路?

在浩瀚的海洋中,尤其是黑漆漆的深海,鯨魚是靠什麼來辨別方向呢?

答案是聲音,聲音對于鯨魚的捕獵、導航和交流非常重要。

齒鯨和須鯨使用的聲音完全不同。

齒鯨和海豚(例如虎鯨)使用回聲定位進行狩獵和導航,而須鯨(例如座頭鯨和藍鯨)通常會發出一系列被稱為「歌曲」的聲音,用來溝通。

鯨魚的歌聲,主要出于交流目的,例如識別陌生人、發送定位、警告、威脅、呼救和導航等等,聲音種類也不同,有[呻·吟],有咆哮,也有歎息聲,非常複雜。

而齒鯨的回聲定位,主要是通過頭部或者鼻竇之間的空氣移動產生各種聲音,聲音從物體反射並被動物接收,用這樣的方式來定位食物和導航。

回聲定位是非常精准的,不僅能判斷前方障礙物的大小,還能判斷獵物的種類和數量。

幾米開外,0.2mm直徑的金屬絲,以及1mm直徑的繩子都是能夠識別出來,就連遇到的東西是木頭還是塑膠材質的,都不在話下。

如此靈敏的導航系統,為什麼鯨魚會擱淺呢?

簡單來說,用聲音來描繪眼前的景象,是鯨魚的一種技能,這種技能會因為身體的不適,導致判斷錯誤。

生病、衰老、受傷、中毒(吃有毒藻類)等身體原因,都會導致鯨魚導航出錯,一不小心就上岸了。

環境影響,例如太陽風暴和海底地震,擾亂磁場,也會導致導航失靈。2016年,29頭抹香鯨擱淺,科學家就認為是太陽風暴導致的。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比較特殊的原因:

1、自然死亡沖上岸

也就是說,上岸的時候鯨魚就是奄奄一息或者已經死亡,漂浮在水面的時候,經過風吹浪打,將鯨魚屍體帶到了海岸線。

一般來說,鯨落現象,是比較罕見的。

2、領導出錯

常發生在領航鯨群體,之所以叫領航鯨,是因為整個群體裡有領航者,一旦領航者出現問題,整個群體都會被困。

在過去,人們捕獵領航鯨用的也是這個辦法,先襲擊領航的鯨魚,一旦領導者驚慌失措,就很容易將整個家族帶上海岸線,人類只要在岸上等著就可以了。

3、捕食擱淺

虎鯨經常發生,在某些情況下,虎鯨會將獵物趕到海岸線,因為太過關注獵物,沒有發現坡度平緩的海岸線,以至于擱淺。

但有的時候,「上岸」也是故意為之。

虎鯨已經學會在淺水區捕獵,它將自己擱置在石頭上捕食海豹,等下一波潮水來臨時再返回。

4、拯救和陪伴

有時候,擱淺是鯨魚主動為之,為的是拯救和陪伴自己的家人。

鯨魚擱淺的救援人員曾這樣描述:

救援計畫中,最揪心的是,當你正在救援鯨魚的時候,鯨魚會發出呼救聲,呼救聲對于群居的鯨魚家族來說,是致命的。

2020年9月,超過500頭領航鯨在澳大利亞海岸邊擱淺,經過5天的艱苦救援,才將100多頭送回大海,不幸的是,有的剛回到大海,聽到擱淺鯨魚的叫聲,又回來了,因為它的家人在這裡,它再次加入死亡大軍!

5、聲呐

聲呐,對于鯨魚來說,是一種噪音污染,會產生聲音脈衝,干擾鯨魚導航和交流。

2000年3月,海軍聲呐演習後,就有17頭鯨魚擱淺。

鯨魚擱淺,還有可能救活嗎?

鯨魚一旦擱淺,是很難救活的。

記憶猶新的是今年7月的台州12頭瓜頭鯨擱淺事件。

出動幾百人,還有吊機等大型機械,耗時兩天,6號早上發現,7號晚上才放生一部分瓜頭鯨。

全力以赴的結果是,剛發現就死了3頭,救助後3頭放生途中死亡,還有1頭生命垂危。

拯救12頭體型不足3米的瓜頭鯨,尚且如此費力,存活率這麼低, 如果面對的是七八米長,幾噸重,幾百頭的巨型鯨魚,又會是怎樣的結果呢?

上岸後,鯨魚呼吸不是問題,能存活幾個小時,但它們還有其他危機。

首先,巨大的身體壓力。

鯨魚的體型是巨大的,體重也是很嚇人的,就算是體型較小的瓜頭鯨,也能達到250公斤,這樣的體型,水能支撐它們的重量,但是,一旦上了岸,體重太大,自己會將自己「壓死」,內臟遭遇不可逆的破壞。

其次,身體很容易過熱。

海洋深處是冰冷的,鯨魚用很厚厚的脂肪保持溫暖,但在岸上,這層厚脂肪就會讓身體過熱,尤其是黑色的領航鯨,在太陽的照射下,很快皮膚就會變得乾燥,身體過熱而死亡。

第三,救援困難。

一般來說,擱淺的地方是比較偏僻的,很少有人會發現,即使發現了,調動專業救援人員前來救援,也需要不少時間,在等待被救的過程中,鯨魚就會死亡。

最為重要的是,即使將擱淺的鯨魚送回海裡,鯨魚很有可能再次擱淺。

因為身體損傷是不可逆轉的,下一次還會因為導航失靈而擱淺。

如果遇到擱淺,我們該怎麼做?

如果還活著,那最好的救助就是報警,切勿盲目救援,強硬拖拽鯨魚身體,會損傷魚鰭,給動物造成巨大的痛苦。

最有效的幫助則是保持鯨魚身體濕潤。

如果已經死亡,那最好還是遠離,死去的鯨魚很壯觀,但也很危險。

陽光的照射下,鯨魚屍體很快就會腐爛,體內聚集了大量微生物分解產生的氣體,不小心就會爆開,內臟血水噴一地,不僅難聞,而且很噁心。

也不要冒險去吃鯨魚肉,2002年,就有14名阿拉斯加人吃了鯨脂,導致8人肉毒桿菌中毒。

一般來說,會將鯨魚屍體分解後帶離海岸,有的地方也會將鯨魚屍體埋在海灘的沙地裡。


用戶評論

2023/6/9 13: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