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永生,富豪將自己冷凍,原定4年前就應該醒來,如今怎樣了?

人類對永生的狂熱追求最早可以追溯到 西元前6000年的古埃及時代,妄圖通過 「煉金術」來找到永不消弭的奧秘。

毫不誇張地說, 人類最大的目標就是征服死亡,實現永生。

然而,目前吉尼斯認證最長壽的人,是一名法國老人名叫珍妮卡門,高夀 122歲

也就是說,無論保養得多好,人的壽命是有上限的, 生老病死就如同春花夏日、秋葉冬雪一般,存在隱形的規律。

人的壽命上限是多少?

巴豐係數

法國生物學家巴豐提出的生長學說中,「巴豐係數」指的是哺乳動物的壽命是生長期的5-7倍,人的生長期在20——25年,據此推算出,人的壽命上限區間在 100——170歲

成熟期論

與生長學說類似,科學家認為人的壽命和哺乳動物的壽命有共通之處, 哺乳動物最高的壽命一般是性成熟期的8-10倍,人一般在青春期時發育趨于成熟,即14——15歲的階段進入一個成熟期,由哺乳動物的最高壽命倍數推算出,人類的壽命上限應該在 112——150歲的區間范圍。

細胞論

美國生物學家海弗裡克通過觀察人類細胞分裂的上限,發現即便是在最好的條件下, 50次之後,人類細胞就停止了分裂,也就是著名的 「海弗裡克上限」

科學研究表明,細胞分裂的次數越多,個體生命也就越長壽(癌細胞除外),比如說 海龜細胞能夠分裂近90次,所以能夠活到近200歲

海弗裡克認為,人類細胞分裂週期為 2.4年一次,這意味著人類的壽命上限約為 130歲

從這些理論來看,人類理想的壽命無論如何都是百歲,但現實很殘酷,能夠撐過90大壽的寥寥無幾,具體的原因除了自身,也與環境、飲食、醫療等方方面面有很大關係。

總的來說,研究人類的壽命上限,有助于實現人更長遠的發展,比如在知道壽命上限後,如何提高壽命年限,實現永生這樣的問題。

當然, 普通人過著996的辛苦日子,鮮少想著永生,只有那些坐擁萬億財富的人,才會想著如何活著繼續花錢。

為了永生,美國富豪貝德福德將自己冷凍半個世紀

美國富豪貝德福德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為了實現永生,他讓科學家將自己冷凍了半個世紀,成為 世界上第一個冷凍人,有些不可思議。

有人說,這就跟把一條魚放冷凍箱凍起來一個道理,難不成魚解凍了還能活過來?

不過,富豪的世界普通群眾是無法理解的,他的冷凍也並非這麼簡單。

最先提到人體冷凍技術的是美國羅伯特.埃廷格博士在1962年出版的 《永生不死的前景》,書中詳細介紹了 未來生死逆轉的可能性,其中最關鍵的技術就是 液氮

這本書一出版就引起了富豪詹姆斯·貝德福德的興趣,他是當時很有名的心理醫生及投資人,積累了千萬億的財富,但金錢不能買到健康,他被癌症所帶來的病痛困擾多時。

強烈的求生欲以及豐厚的身家讓貝德福德有幸接觸了專業的冷凍專家尼爾森,兩人達成了某種協定,貝德福德更是留下了未來半個多世紀的資金供自己冷凍。

1967年,貝德福德進入彌留之際,尼爾森按照約定:

在5.6分鐘內迅速為貝德福德注射抗凝血藥物,保持血液的流動狀態,隨後進行身體降溫,防止細菌滋生繁殖,再將全身的血液抽幹,用二甲基亞碸(冷凍保護劑)進行置換;

然後,用乾淨的布條將其全身包裹住,沉入一個裝滿-196℃的液氮罐子中,讓熱量全部散發掉,最後將這個罐子以「頭朝下、腳朝上」的方式放到一個冷凍室中。

整個過程比較繁瑣,但花費的金額在當時來說,堪稱巨額:僅 冷凍頭部就花費8萬美元,整個 軀體花了12萬美元,另外還支付了 1萬美元/年的維護費用長達50年

按照貝德福德的計畫,他會「沉睡」半個世紀,在 2017年的時候蘇醒過來。如今已經是2021年,4年過去了,貝德福德怎麼樣了?

原定4年前就該醒來的富豪,如今怎麼樣了?

人體冷凍技術的原理是 使生物細胞和組織通過迅速降溫達到超低溫,從而得到長期保存,維持生命活動的目的。而液氮是最常用的超低溫製冷劑,低溫的環境能夠使活體組織的代謝活動能力迅速降低。

但是,從常理來說, 「凍死」往往比「凍活」更加容易。

人體的組織和器官非常複雜,很難保證冷凍液能夠均勻地分散在每個部位,不論是升溫或是降溫,都會導致 內外溫差,產生相應的 壓力差,從而造成 冰晶或者是 撕裂性創傷

「凍活」小動物確實有過成功的案例,但「凍活」人仍任重道遠

有趣的是,貝德福德十分信任的冷凍實驗實施者 尼爾森並非想象中的專業,他曾經只是個 普通的工人,和貝德福德一樣受到了《永生不死的前景》影響後,才跟隨埃廷格博士學習冷凍技術。

據悉,經他冷凍過的人至今沒有一個成功蘇醒過來,他還因此被家屬起訴攤上了官司,隨後放棄了冷凍人的事業。

尼爾森非常負責任地將裝有貝德福德的罐子還給了他的家人,一直到1991年時才轉移到Alcor人體冷凍基金會進行存放。

直到現在,該基金會並沒有解凍貝德福德的打算,所以 人們至今也不知道他是否真的蘇醒

大多數人心裡其實都很清楚,基于生活經驗來看,貝德福德醒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醒來,他也無法適應這個過了半個世紀的全新世界, 身體依舊老去,細胞依然會老化,新陳代謝依舊會逐漸變慢甚至停止。

人類為了實現永生,進行了哪些匪夷所思的實驗?

人類對生命的探索歷程崎嶇又有趣,為了永生更是想出了許多匪夷所思的方法。

注射350萬年前的細菌

俄羅斯科學家阿納托納-布朗科夫發現了350萬年前的遠古細菌 芽孢桿菌F,這種細菌深埋地下這麼幾百萬年仍在保持活躍,布朗科夫便做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想:將這種細菌注射到人體中,人或許也能達到同樣永生的效果。

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測,他多次給自己注射了芽孢桿菌F。

注射細菌的布朗科夫在兩年內確實沒有生過病,但是他的 容貌和狀態依舊是六十多歲老人的狀態,並沒有顯得很年輕或是不會變老。

注射烏龜血

烏龜一直是人類心中長壽的象徵,便下意識認為烏龜的血液能夠起到延長人類壽命的作用,妄圖通過注射烏龜血的方式達到長壽的目的。

不過,正如上文說的, 烏龜長壽的根源不在于血液,在于細胞分裂的速度慢與基因差異,而且它行動緩慢,消耗熱量少,新陳代謝就更慢了,自然也比其它動物更加長壽。

換血

為了永生,人類做過的最瘋狂事就是企圖通過換血達到返老還童的目的了。

上世紀中葉,科學家們利用鼠類進行實驗,將同一家族同一血型的不同年齡的老鼠用同一根血管連起來,共用血液循環系統。

研究結果顯示,年紀大的老鼠似乎實現了 逆生長,其關節軟骨與此前相比,變年輕了很多;而年輕的那只老鼠則出現了「老態」,提前進入衰老的階段。

隨後,波格丹諾夫仿照這樣的方式給自己注入了年輕人的血液,還表示自己越來越有活力,充滿了年輕人的朝氣。

當然,這也許只是他的心理作用罷了,因為他後來也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長出白髮和皺紋。

當多數人對永生展現出迷戀甚至是瘋狂的姿態時,我們不禁要反問一句: 永生的意義在哪裡是面對永無止境的996?還是親眼看著地球越來越不堪重負?

當然,「彼之蜜糖汝之砒霜」, 普通人眼裡無盡的深淵,或許是富人眼中享樂的天堂,追求永生也情有可原。


用戶評論

2023/6/9 11:52:32